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司長劉志全
豁免一批: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上周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環評審批正面清單。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介紹,該清單的主要內容是實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諾一批,優化服務一批”。?劉志全稱,所謂豁免一批,指對10大類30個小類的環評登記表項目實行豁免,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主要涉及社會事業與服務業等,這類項目大多數規模較小、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且可控,并且也不涉及有毒有害和危險品等。據估算,采取以上措施后,將有約1/3的登記表類項目不需要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相比之下,去年全國登記表類項目超過100萬個。?“這類項目都是涉及民生的中小微服務型企業,實行豁免有利于推動復工復產。”劉志全表示。此外,考慮這些項目可以與新近實施的排污許可登記表管理銜接,可通過排污許可實現事中事后監管。?告知承諾一批:簡化審批流程
劉志全稱,告知承諾一批的項目主要涉及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密集,同時污染物排放量不大、環保措施比較成熟、環境影響總體可控的行業,包括工程建設、社會事業與服務業、制造業、畜牧業、交通運輸業等多個領域。生態環境部對17大類44小類行業項目實行環評報告書或報告表的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
他介紹,實行告知承諾制改革,可以簡化審批流程,大大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加快項目投產和運行。同時,告知承諾制本身也包含著三個方面的強化:一是強化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做出的環保承諾一定要兌現。二是強化環保設施和措施的落實,開工前必須依法落實到位。三是強化事中事后的監管,也就是放管并重。?
優化一批:實行不見面審批
環評審批正面清單的另一項內容是優化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第一個服務是建立完善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即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和利用外資層面重大項目臺賬,及時協調調度,做好指導服務,提高審批效率。特別是今年把復工復產重點項目和生豬規模化養殖項目納入臺賬,其中后者有上千個項目已納入臺賬。?
第二個服務是加強指導,推動建設單位優化生產工藝和生態環保設施措施,把生態環境隱患解決在前端。?
第三個服務是創新環評管理方式,公開環境基礎數據,優化管理流程,實行不見面審批。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基層也實現了在線審批。?
來源:南方都市報、生態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