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的華北大地,柳鶯嬌,生機勃發。
4月1日,雄安新區迎來成立三周年。作為萬眾矚目之地,雄安新區在2019年開始實現從以規劃為中心向以建設為中心的重大轉變。
起重機的長臂直指云天,吊車、運輸車等各類車輛來回穿梭……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自2020年2月10日全面復工復產以來,雄安新區各類企業有序復產,各大重點建設項目穩步復工。
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建造藍綠交織的生態之城,數字之城、智慧雄安,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重托的未來之城,雄安新區正在向世人鋪開一幅雄偉壯麗的建設畫卷。
78個項目全部復工
據了解,目前,新區對外骨干路網重點項目建設全線復工,京雄高速、京德高速、津石高速等項目施工單位均已進場,項目施工正如火如荼進行。當前,雄安新區78個項目已全面復工,3萬多名工人返崗工作。
位于容城縣與安新縣交界處的“三校一院”(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正在施工現場。
作為北京援建雄安的交鑰匙項目,該工程自2019年9月20日正式開工以來,一直按照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扎實推進。
?
春節放假前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
3月27日上午,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施工現場俯瞰。(無人機照片)
藍綠交織的生態之城
2019年,安新縣漁民張四喜為相隔十多年再次在白洋淀打撈到魚而欣喜。
在張四喜欣喜的背后,是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生態之城。
“華北明珠”白洋淀 (雄安新區供圖)
“白洋淀水質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毙郯残聟^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程鋼說。
3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安新縣北劉莊新村科融環境控股的栗子環境1號污水處理站。
公路邊,兩棟白色的建筑甚是醒目,一座是新型的農村公廁,一座是污水處理站。用一只大號的量杯,從污水處理井中舀出一杯處理過的生活污水,只見量水質清澈透亮,栗子環境董事長薛立子頗為得意:“我們現已完成27個村的管網建設與36臺污水站安裝、出水、達標運行,日處理水量4850噸,達到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的目的,可以確保不將一滴污水排入淀中。”
在水變清的同時,雄安也變得更綠了。
?
苗景兼用林航拍圖(雄安新區供圖)
如今,容城縣李郎村已被“千年秀林”所環抱。不少村民已經成了這里的植樹員。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現在樹越來越多,天藍了,鳥多了,空氣清新呼吸順暢了,多年不見的小蜥蜴、野兔現在也越來越多,以前從沒見過的山雞,現在在‘千年秀林’里也很常見。”
?
秀林中的鳥窩(雄安新區供圖)
自2017年11月以來,雄安新區累計完成造林30余萬畝,2020年新區將繼續植樹造林10萬畝。在雄安集團的官網上,相關的招投標工作已經開始。
引領創新的智慧之城
3月27日上午,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記者拿出手機掃描無人駕駛停靠站站牌上二維碼約車。3分鐘后,外形酷似太空艙的無人駕駛“阿波龍”巴士??吭凇捌髽I辦公區”站點。
無方向盤、無油門、無剎車踏板,“阿波龍”是全國首輛商用級無人駕駛微循環電動車,設計上顛覆了傳統汽車概念,全新構建電動化、電子化及智能化的新形態。
?
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百度無人駕駛“阿波龍”巴士(劉立 攝)
2019年10月31日,三大電信運營商在雄安新區舉行5G商用首發儀式。雄安將利用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的機會,在交通、能源、物流、建筑服務、醫療、公共安全、環境管理、政府公共服務等方面實現智能化。
這將是一座引領創新的未來之城。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智能基因的植入無處不在:從智能路燈、智能井蓋、智能泊車,到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對“千年秀林”的網上監管,再到大規模開工建設后隨處可見的智能工地。
數字雄安、智能之城已經走入人們的視線。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