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助推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黃潤秋,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張啤⑽夥岵,歐盟環境總署技術官員米歇爾?加拉托拉,徐州科融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豐利財富(北京)國際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毛鳳麗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余位專家學者、管理人員、企業家代表參加了本次年會。
黃潤秋:良好環境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
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黃潤秋
在發表致辭時,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黃潤秋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黨的十九大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將其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黃潤秋表示,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還面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性問題仍有待解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生態環保的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環保科技創新要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解決污染治理難題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服務于環境管理決策,促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發展綠色現代化,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能力保障。
黃潤秋強調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要以科技創新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產業化基礎和運用基礎的提升;三是服務環境管理決策,促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四是多策并舉提升生態環保科技創新能力,強化成果的轉化。
周喜安:為安徽生態文明建設積聚智力支持
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
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安徽已培育形成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各種動能和力量。近年來,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據周喜安介紹,安徽省高位推動,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環境保護委員會,省委書記和省長親自擔任委員會主任;今年上半年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會議,出臺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政策。截至7月底,安徽省PM2.5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8%,優良天數比例同步提高6.2個百分點,全省水體、水質重點好轉,地表水水質優質比例逐年提升,劣五類水的比例逐年下降。安徽省積極創新,率先在全國試行試點,使水生態環境的試點工作入選中央改革辦評選的全國十大改革案例。
“這次年會在安徽舉辦,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近距離的學習機會和體驗,安徽省有關部門要倍加珍惜,認真學習,為譜寫安徽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積聚更多智慧和智力支持。”周喜安表示。
毛鳳麗:環保與資本相結合 建設美麗中國
徐州科融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豐利財富(北京)國際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毛鳳麗
在2018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上,作為唯一的企業家代表,徐州科融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豐利財富(北京)國際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毛鳳麗在開幕式上作特邀報告時稱,徐州科融將致力于環保與資本相結合,推動建設美麗中國。
毛鳳麗說,科融環境將以 “一體兩翼三驅”發展戰略融入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一體”即環保主業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旨在形成特色標簽;“兩翼”即科技創新和資本運作,旨在構建核心競爭力;通過危廢處置、水體治理與燃控的“三驅”,做實體量與業績。
徐州科融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節能燃燒、水利及水環境治理、危廢處理、固廢污染物處理、熱電聯產、熱能工程、煙氣治理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環境服務商。科融環境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獎等國家級榮譽,同時公司擁有國家重點新產品5項、設有企業院士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國家863計劃、火炬計劃科研課題承擔單位。
原文鏈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8-08/07/c_137373729.htm?from=singlemessage